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企业来说,物料就相当于企业的“粮草”,物料的管控与企业成本密不可分。物料的流动形成了供应链,而如今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也逐渐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物料管理呢?接下来本文将从物料管理定义、物料管理5R原则和物料流动分类方法3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物料管理定义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物料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料的采购、验收、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简单来说,物料管理是指通过负责计划和控制物料流动来使得正确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地点,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物料管理的2个主要目标是:
·最大程度地利用公司的资源
·提供所要求的客户服务水平
二.物料管理5R原则
1. 适时(Right Time)
即要求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准时交货,防止交货延迟和提前交货。
2. 适质(Right Quality)
即供应商送来的额物料和仓库发到生产现场的物料,质量是符合要求的。
3. 适量(Right Quantity)
采购物料的数量是适当的。
对买方来说是经济的订货数量,对卖方而言为经济的受订数量。
4. 适价(Right Price)
即在保证物料质量的情况下争取到最优的采购价格。
5. 适地(Right Place)
三.物料流动分类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物料流动分类常用的2个方法是生产计划与控制 和 实体供应/配送。
1. 生产计划与控制
1)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
明确生产计划的责任才能使得生产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生产计划需要建立正确的优先级(需要什么和什么时候需要),并确保公司拥有产能以执行这一优先权。
生产计划主要包括:预测、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产能计划。
2) 执行和控制(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其责任是将生产计划付之于行动,并实现该计划。这些责任是通过生产作业控制(常称为现场控制)和采购活动来完成的。
3)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现有的物料和供给品,或用于销售,或用于为生产过程提供物料和供应。
库存是计划过程的一部分,为需求速率和生产速率间的差异提供一定缓冲。
4)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5个层次
·战略商业计划
·生产计划(销售和运营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采购和生产作业控制
每个层次在计划的目的、时间跨度、详细程度(计划所需要的产品细节)和计划周期(计划检查的频率)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但这5个层次都需要回答2个问题。一是优先权是什么(即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何时生产),二是可用产能有什么(即有什么资源)。
这里需要重点明白优先权和产能两个概念。
优先权(priority)可以理解为需求,它与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产品以及何时需要有关。
产能是指系统生产或配送商品的能力。它最终取决于公司的资源:机器设备、人力、财务资源以及供应商的物料供给。在短期中,产能是在一个给定时间内,工作人员及相关使用设备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2. 实体供应/配送
实体供应/配送包括所有涉及产品移动的活动,从供应商到生产过程的起点,从生产过程的终点到客户。它所涉及的活动如下:
·运输
·配送库存
·仓储
·包装
·物料搬运
·订单录入
四.总结
综上所述,物料管理实则是为了解决公司目标与市场、财务和生产部门目标之间的矛盾,通过物料流动的控制与协调,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最大化地利用企业物料资源,降本增效。
参考资料:
《物料管理及ERP应用实训教程(第二版)》王江涛编著
《物料管理入门》托尼·阿诺德 斯蒂芬·查普曼 洛伊德·克莱夫 著
李秉光 霍艳芳 徐刚 译